长沙日新
日新动态
产品中心
成功案例
行业新闻
  • 当前位置:首页  »  日新动态  »  行业新闻
  • 靠自主创新推动“十二五”发展

    发表时间:2014-09-15 13:05:20
    即将步入“十二五”的石化行业,必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即将步入“十二五”时期,石化行业要赢得发展先机,掌握主动权,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速度。
    石化行业要想解决发展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大等问题,必须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支撑
    在当前形势下,石化行业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行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行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
    各企业都应当认真总结“十一五”科技工作经验,制定“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做到前瞻部署,持续攻关,全力建设创新型行业,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未来5年,相关部门将选择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的企业,继续开展“示范企业”培育和认定,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应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共享,发挥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基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实现科技成果工业化。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要从行业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在节能环保、生物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首先,重点开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纤维材料、新型膜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高端化工新材料,提高石化工业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配套能力。
    其次,积极开发新型农药、染料、氟硅化学品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再其次,积极培育并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化工节能技术与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的化工产品。大力发展生物化工技术、新型煤化工技术,满足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材料、新能源的迫切需求,突破资源制约,夯实发展基础。
    最后,加大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力度,满足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的迫切需求。
    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
    “十二五”期间,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面临艰巨的任务。我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GDP单位能耗降低40%~45%。
    按照这一要求,石化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实现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递减4.07%,化学需氧量下降8%,氨氮排放量下降15%,工艺过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
    化学工业必须利用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能源、资源、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李勇武)
    (作者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评论]
    粗放式发展方式待转变
    “十二五”发展应踩实脚步
    日前,美联储宣布将购入6000亿美元国债,导致美元连日走弱。这一行为造成了世界经济的波动。目前世界经济依然处于不稳定的复苏时期,单靠资金投入来寻求发展显然是不实际的,只有纵深发展,把脚步踩实,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为此,石化行业亟待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从根本上转变。
    “十一五”前3年,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市场活跃,装置高负荷运行,企业效益较好,产业和布局结构调整步伐较快,经济增长方式有所转变,在发展中求优化,收到了较好效果。我国石油化学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在此阶段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25%、18.28%和21.5%,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和发达国家化工产业的增长速度,主要产品能力、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但是,“十一五”后两年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石化工业经历了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油价下降,石化产品价格下跌幅度远高于油价下跌幅度;经济衰退引发石化下游市场疲软,直接影响石化产品需求,出口下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产生市场供需矛盾。
    未来5年,石化行业应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点突破和发展大宗合成材料、关键合成材料的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制造技术,重点突破和发展产品的精细化、专用化、高附加值化技术;围绕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大力发展新催化材料与技术、新分离材料与技术、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等;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大力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子午胎、绿色农药、高性能染料、清洁油品等制备技术;围绕突破资源、能源、环境制约,着力发展新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重质油等劣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现代煤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等;围绕培育化工新材料、新型环保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制备与产业化技术。
    同时,企业应当寻求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比如,为应对经融危机,2009年5月,相关部门出台《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全行业企稳回升。(冯馨)
    [链接]
    石化行业“十一五”发展回眸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炼油能力大幅提升,煤化工行业快速发展,化肥行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化工新材料发展提速,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装备技术国产化取得突破。
    截至2009年底,我国拥有炼厂150多个,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4.51亿吨/年,居世界第二,其中规模达千万吨级的炼厂14家,占总能力的37.3%。
    传统煤化工逐步成熟,国内合成氨、甲醇、电石和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32%、28%、93%和58%。以替代石油为目标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全面起步,目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顺利推进,其中神华煤制油工业示范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试车成功。
    我国化肥产量由2005年的3186万吨增至2009年的6707万吨,自给率由不到80%转变为整体自给有余。2009年我国生产氮肥4864万吨,磷肥1480万吨,钾肥363万吨,生产合成氨5136万吨,尿素2932万吨。氮肥自给率104%,磷肥自给率110%,钾肥自给率76%。
    “十一五”期间化工新材料工业增加值大幅提高。在传统化工新材料领域,我国已发展成为初级氟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并已在聚四氟乙烯等氟化工深加工产品生产上取得突破。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达119万吨/年。
    我国石化产业的布局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集聚产业区和上海漕泾、南京扬子、广东惠州等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石油和化工基地,建成了上海化学工业区、宁波化工园区等一批具有国际化管理水平和地方产业特色的化工园区。
    此外,国产化关键装备制造取得了突破: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立足国内制造,大型乙烯裂解炉实现国产化;烧碱用离子膜实现国产化;我国自主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已在国内推广。
    一批大型石化装置采用了自主研发技术,如MDI大型化技术、丙烯酸及酯技术、二甲醚技术等,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一批采用自主研发技术的工业化示范装置进展顺利,如50万吨/年催化裂化制乙烯项目、60万吨/年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3万吨/年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性试验装置建设,万吨级聚苯醚项目。